“请介绍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与孔子,是山东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9月17日,在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现场,齐鲁文化数字推荐官“鲁韵”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
“鲁韵”是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依托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打造的3D超写实数字人,背后依托的是齐鲁文化大模型。
“齐鲁文化大模型”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主研发,以先进的大模型算法技术为根基、以自建山东文化数据库为核心训练语料、以自研多模态内容风控平台为安全保障,是完全可控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该模型先后获得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被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2025年数字强省建设工作要点,还入选了山东省最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之一——“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获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1个,牵头或参与制定相关标准5个。
9月16日,齐鲁文化大模型V2.0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文化大模型专项评估,最终获得5级评级。此次评估涵盖场景丰富度、性能优越度和应用成熟度三个维度,共计12项能力项。在场景丰富度方面,齐鲁文化大模型V2.0具备专用场景优势,在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内容理解、文化传播推广等场景中表现优异,有效提高文化服务整体效能。在性能优越度方面,参测产品具备良好的分析和问答能力,在文化知识领域展现较高的水准。在应用成熟度方面,参测产品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方式、交互方式、安全保障、用户体验、集成兼容等方面展现出可靠性与安全性。
除齐鲁文化大模型外,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还在现场推介了孔子数智大模型等数字文化领域的领先成果。孔子数智大模型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联合人民网、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打造。
据了解,孔子数智大模型归集孔子相关各类数据,通过“AI+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清洗、标注,形成了孔子学术研究、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实现了自然语言对话、经典智慧解读、智能文献检索、学术理论研究、多模态人机交互和知识图谱编织等多项核心功能,并通过多语种转换、跨文化适配等技术,有力推动儒家文化的全球传播,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记者 刘兵)